-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时间:2025-04-16
- 点击:2641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汉院资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报道)红色血脉赓续不断,青春力量薪火相传。2025年4月11日,武汉市武昌区红巷内,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信仰对话在此展开。武昌区中华路街道都府堤社区、“红巷爷爷”志愿队与汉口学院青马学子携手联动,以“青马在红巷薪火传党声”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研学、代际座谈、文艺展演等形式,推动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本次活动为“红巷思政”系列实践课程项目的首发站,中华路街道工委副书记李凯凯,都府路社区书记蔡威等出席,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刘丽老师领队。
寻迹红巷: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青石板路镌刻历史,革命旧址诉说峥嵘。在“红巷爷爷”志愿者邓广东同志的带领下,青马学子们走进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红色地标,通过文物陈列与场景还原,重温中共五大在革命危局中的历史抉择,感悟毛泽东同志俭朴生活背后矢志不渝的初心。“从辛亥革命到八七会议,每一段历史都是鲜活的思想教材。”邓广东同志的讲解让学子们沉浸于红色记忆,深刻理解“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
代际对话:银发丹心与青春热血的交响
在都府路社区座谈会上,我校青马学子深情朗诵《中国精神》,铿锵词句传递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决心。“红巷爷爷”喻铭建同志指出,作为一名老党员,志愿队参与到日常的邻里氛围营造、燃气泄漏隐患排除等基层服务,一定要诠释“初心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的信念。双方围绕“红色精神当代转化”展开热烈探讨,共同完善青年问题反馈机制,构建起跨越年龄的信仰桥梁。
校社共育:红色教育赋能基层治理创新
都府路社区蔡威书记在总结中强调,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大思政课堂”“红色研学”等模式,与社区共商长效合作办法,为“武昌红巷”双方联合打造“红巷青马”实践组,培育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红色讲解,将党史教育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青春动能。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祝璇院长指出,以地方文化为载体,党史学习为突破口,地方基层服务为实践,适时开展走出去的思政课堂,有助于教学内容真正入脑入心,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尾声,青马学子献唱《向光而行》,激昂旋律中,老党员与青年共绘“红色江山代代传”的动人图景。未来,学院将大力支持并继续开展“红巷里的思政课”,同时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校社合作,拓展红色教育基地,组建“青年红色宣讲团”,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红巷爷爷”的银发坚守到“红巷青马”的青春奔赴,从历史场景的深度还原到基层治理的实践创新,这场活动彰显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生命力。都府堤社区与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的联动实践,积极为全国校社协同育人探索“武汉样本”。未来,红色基因将继续在代际接力中焕发光彩,激励更多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文字:刘丽 徐胡琦 蔡斯羽)
(校审:祝璇 蔡威 凃卉)
(审核:郭亚莉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