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正文
【菁菁校园】改掉浪费习惯  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 作者:肖雨琴
  • 时间:2013-05-30
  • 点击:2199
  • 来源:本站原创

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人走灯未关,浴室水长流”却是存在于高校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在我校公用场所无限制用水、宿舍教室超支用电、食堂饭菜随意浪费、纸张条幅不珍惜使用、一次性用品过度使用等现象随处可见。

 

龙头水流不止

刷牙、洗脸后忘记关水龙头,洗衣服时任凭自来水流动,厕所无节制地冲洗,备用水长时间不用白白倒掉,开水不够热了便倒掉重打……这些现象在学校开水房、洗手间并不罕见。尤其是夏天到了洗澡、洗手次数增加,有的同学一天要洗一次头发、两三次澡,不停地洗脸、洗手,水龙头打开了等到洗完了都不一定关掉,自己是痛快了,却不知有多出几倍的水白白地流进了下水道。

 

一人一个自习室

教室、寝室、办公室、自习室,无室不需电。白天室内亮度很高的情况下,教室的灯全部打开;无需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设备仍未关闭;在自习室里,经常出现只有一两个学生自习灯却全部亮着的情况;在办公室,无论天冷天热、人多人少,空调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教学楼和寝室走廊的灯彻夜未关。另外,学生的手机、电脑等哪一样用起来都少不了电,不少寝室月月电不够用,只得额外购电。

 

大桶的饭菜被倒掉

走进食堂,工作人员倒剩饭时餐盘的碰撞声总能盖过悦耳的音乐传入耳中。餐桌上吃不完的饭菜、喝不完的饮料、咬了几口的馍馍随处可见,有些食品甚至没动过筷子也难逃被扔掉的厄运。尤其是同学请客、聚会等讲究面子,吃不完又不愿意打包带走,这些饭菜积在一起每天都可以装好几大桶。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碗、饮料瓶等的使用量远远大于永久性的。

 

纸张只用一面

纸张是学校生活的最大的消耗品,在如今电脑普及的时代打印的纸张更是普遍。日常作业、复习资料、毕业论文、求职简历等无不需要用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但是,这些纸往往只打印一面,另一面丝毫不曾利用。此外,很多社团组织活动都要悬挂条幅,制作一个条幅通常要花50100元,而这些条幅大都用过一次就失去了价值,永远被搁置在角落。

 

迟到、早退、旷课多

“太闲,太无聊,无事可做”不少学生感叹大学生活不够充实。大学生活相比高中来说可是轻松了不少,课时少、作业少、管得也松,但是,真正利用好每节课的人数却不多。据计算,大学平均每节课50块钱,试问我们每天迟到、早退、逃课花掉了多少个50元,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浪费呢?

 

除此之外,滥用电梯,设备无人空转,上自习多占位子,电话费,礼尚往来人情费,考试挂科补考费,肆意攀比高消费等也都是校园常见的浪费行为。实际上,很多大学生都知道浪费的危害,却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节约的意识。造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且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学校相关场所缺少工作人员经行督促提醒而单纯倡导节约的标语口号又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大学生们的共鸣;学校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导致资源使用与浪费的责权主体不明。

 

节约措施

约,其实也是一种程度上的赚钱理财。针对这些浪费现象,我校后勤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倡议大家厉行节约:

一、成立专班,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亲自抓节约水电工作,各部门成立节约水电小组,在全校形成节约水电的组织网络和管理网络,各管其段、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层层承包。把懂技术、善于管理、敢于管理、积极肯干的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提高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在学生当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鼓励先进、勤鞭策后进的方法,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

二、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在全校实施“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将寝室、食堂、教室、办公室等设备分别指定专人负责,使责任到人;另外,后勤各职能部门会每天检查。

三、制定可实施节约公约

1、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尽量选择人多的地方自习;公共场所照明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关闭;电源开关处粘贴提醒小贴士,提高大家节电意识。

2.随时关紧水龙头;.洗漱动作要迅速;尽量将水循环使用。

3、点餐适可而止,鼓励打包,避免浪费;尽量少用一次性餐具;食堂应该改善伙食,推出学生喜欢的食物。

4、节约学习用品,铅笔、橡皮、练习本完整使用;写字纸两面用,想好再动笔,减少使用修正次数;鼓励无纸化办公。

5、一般性校内文体活动,不使用印制的一次性条幅;常规性工作要考虑条幅的重复使用;各类通知等,尽量使用移动设备和网站发布,不发放书面材料;邀请领导参加,不使用印刷的请柬,可采用自制请柬或电话、当面邀请。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节约资源是利国、利民、利校的一件大事,是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的主要办法。只有把广大师生员工都发动起来,节约资源的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学校应该利用校报、广播、网站等工具,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节约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人都戒掉浪费的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