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唯物史观学好党的历史
  • 作者:双传学
  • 时间:2021-04-21
  • 点击:2213
  • 来源:群众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这为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我们认识到,只有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地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学好党史、读懂党史,准确把握历史脉动、历史演进、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

坚持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有机统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也是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根本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历史思维,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科学思想方法,体现为对历史的尊重,把现实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坚持历史思维,就是要用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长时段思维、整体思维,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现实问题,打开当下的局限,把问题放在历史的时段中,究其然更究其所以然,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根据。

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不可能割断,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读懂百年党史的大逻辑,需要有拨云见日的功夫,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看大势、谋大局;需要勇于坚持真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分析、观察党史,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及危害性。对于历史虚无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必须擦亮眼睛、作坚决斗争,捍卫好我们的历史。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既坚持理论之问又坚持实践之答,既培元固本又守正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伟大历史充分证明,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冲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禁锢,才能纠正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作出科学的决策。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很多新的课题,对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发展的眼光,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坚持人民与江山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的章程开宗明义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也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把“脱贫困、奔小康”与“打土豪、分田地”并提,深刻彰显一个百年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坚守,永远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实事与求是的有机统一

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党史研究须臾不可背离的“中轴线”和“定盘星”。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指出,“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早在1944年毛泽东高度评价郭沫若在《新华日报》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唯有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根基与光明愿景。

坚持问题导向与斗争精神的有机统一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与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不懈斗争的历史,就是在斗争中锤炼钢铁意志、升华民族精神的历程。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行之稳好,坚持斗争精神才能行之久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在风险考验面前,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保持定力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的历史方位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必须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附原文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0349360480173351105&item_id=10349360480173351105)